吴永恒:难忘拓荒岁月――从巴拿马到多米尼加共和国(之五) |
来源:亚非拉网
时间:2014/11/13 15:21:00 浏览3286次 文字:【 小
中 大
】 |
亚非拉网讯:
多米尼加共和国:熟悉又陌生的国度;王格武和苏武牧羊的故事;与小总统谈话近一小时;见到历史风云人物;一连发了10条关于大选的稿件 多米尼加共和国位于加勒比海,与海地同处伊斯帕尼奥拉岛,面积4点8万平方公里,人口750万。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是个熟悉又陌生的国家。熟悉是因为,1965年美国海军陆战队在这个岛国登陆,引发了一场抵抗外来侵略的全民武装起义,震动全世界。毛主席发表了著名的《五一二声明》支持多米尼加人民的斗争。随后,中国各大城市连续几天举行声援示威游行。陌生是因为,以后的三十年间两国关系没有什麽发展,反倒发生一些疙疙瘩瘩的事。有一年,两名新华社记者前去采访,到了机场,当局以签证不符合手续为借口,将他们关了起来,然后解递出境。两国政府1993年10月达成在对方首都互设商务代表处的协议。我国的代表王格武于次年4月到任。但是由于多米尼加政府不提供方便,使代表处不仅不能行使正常职能,而且人员连合法身份都没有,处境非常困难。 96年我在墨西哥新华社拉美总分社工作,对代表处的情况有所耳闻,同王格武也是熟人,6月准备去采访大选之前给他写了一封信,以苏武牧羊的故事给他打气:当年苏武持节出使匈奴,北海牧羊19载,终保其节,至匈奴与汉和好,被遣回朝。苏武成为中华民族威武不屈,出使异域而不辱君命的象征。我想总有一天中国和多米尼加会恢复邦交。你的工作和所付出的牺牲会记在两国关系史上。人有这麽点经历好。我当年在巴拿马从73年初开始,一下子就是5年,只有两个人,真是形影相吊。那时正年轻,饱尝了孤独和寂寞的味道。 到了多米尼加以后,我采访了两位总统候选人--多米尼加革命党的何塞 戈麦斯和多米尼加解放党的莱昂内尔 费尔南德斯,王格武都在场。我特意提出了商务代表处的问题,他们都表示如果当选,将予以解决。费尔南德斯没有食言,他就任后代表处的境遇果然有所改善。 六十年代的武装起义被镇压下去以后,多米尼加政坛渐渐平静,一些风云人物也缓缓淡出前台,唯一的例外是90高龄的巴拉格尔。30年间,他7次出任总统,执政达22年之久。对老人家的是非功过,人们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我所接触的多数人认为,他在20世纪下半叶的国家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可圈可点。但是,在后期,总统年事已高且又双目失明,往往被身边的“宫廷谋士”们所左右。社会上出现了把“恐龙”送进博物馆的呼声。在这种情况下,新一代政治家脱颖而出,时年43岁的费尔南德斯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投票的前一天,费尔南德斯在他的办公室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采访。他1953年出生,被认为是多米尼加政坛的一颗上升的新星,是多米尼加解放党推出的候选人,并得到巴拉格尔总统的支持。这个党自称信仰马克思主义学说,坚持反帝、爱国的旗帜。党的领导人胡安 博什已经八十多岁,他曾经访问过中国并受到周总理接见。费尔南德斯个子不高,面目清瘦,皮肤黝黑,典型的印第安和欧洲人的混血后裔。落座后,本以为不过是简单谈几句而已,不想他是作了认真谈话的准备。他说,明天就要投票了,你是我单独会见的最后一位外国记者。他介绍了自己的竞选纲领:“开创新的道路”。他说,当选后,他要向贫穷开战,向腐败开战,要使多米尼加共和国跟上时代的潮流。接着,话题转到同中国的关系上。他非常坦率地说,台湾在多米尼加投资不少,多米尼加同台湾的关系是友好的和有益的。但是,他一直密切注视着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他表示希望有机会到中国看一看。谈话进行了将近一个小时。最后,费尔南德斯表示,当选后,他本人将亲自过问中国代表处的问题。我当时得出的印象是,费尔南德斯执政后,短期内对华政策不会有大变化,仍将维持同台湾的密切关系。 采访结束后,我回到旅馆发出了“费尔南德斯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的独家新闻,并配发了“总统候选人费尔南德斯”的资料,包括他的简历和竞选纲领介绍。6月30日投票当天,早上,我雇了一辆出租车在城里转了一大圈,接连去了几个投票站,并同一些选民交谈。然后,发出了“投票在平静气氛中开始”的第一条稿件。晚上,我到了旅馆对面的新闻中心,坐在投影大屏幕前追踪计票进程。十点,选举委员会发表第一份公报。我编发了“第一份计票公报表明费尔南德斯领先”。随后,每小时发一份公报,我即跑回旅馆去发一条消息,发完消息,回到新闻中心过一会儿下一条公报又出来了。这样一夜间来回跑了七八趟,稿子一条一条地上了天:“第二份公报显示候选人之间得票差距缩小”,“统计票数过半,费尔南德斯巩固了他的优势”,“票已统计百分之六十,费尔南德斯胜势明显”,“费尔南德斯胜券在握”。到凌晨三点,局势已经明朗,我发出了“获票百分之五十一,费尔南德斯胜局已定”的稿件。一小时后,又发了一条“尘埃落定,费尔南德斯当选”的消息。这些都是为新华社西班牙文专线广播用的西文稿件。随后,趁着余勇,又编发了供中文广播的稿件和新闻综述“对变革的期待--多米尼加共和国大选”。这一夜,我的感觉就象运动员上场了一样,一直处在“兴奋状态”,发完稿已是7月1日黎明。东方暨白,折腾了一天一夜的多米尼加人都去睡觉了,连闻风而吠的狗也不叫了,可我仍不能平静。 在多米尼加期间,我见到了一位六十年代的风云人物--埃克托 阿里斯蒂。他青年时代曾经到古巴参加革命,在菲德尔 卡斯特罗的起义军里战斗,1965年多米尼加全民起义时出任过政府总理。他年事已高,但谈起往事仍然充满激情。他说,从1959年到80年代末共访问中国七八次。这位老革命者特别提到,周恩来总理去世前在医院里接见他的情景。他说,周恩来是属于人类的伟人,他虽然已经去世20多年,但仍然活在人们心中。 大选结束后,我就匆匆返回墨西哥。当飞机离开这个绿荫覆盖的岛国时,我直觉地感到自己再也不会回到这里,于是心中默默地想,“永别了多米尼加”。飞机在茫茫的加勒比海上飞行,几天里所经历的事不时浮现在我的脑子里。采访中几个人的评论对我印象十分深刻。一位经济学家认为,“随着巴拉格尔退出政治舞台,一个旧的时代即将宣告结束,多米尼加共和国的历史将掀开新的一页”;而一位企业职员却表示“对我来说,谁上台都一样,大选只能改换政府,而不能改变国家”。我带着疑问离开这个国家,毕竟呆的时间太短了。不知为什麽,我总觉得那个小总统身上有几个八九十岁老人的影子。 |
欢迎转载,请注明转自“亚非拉网 china-aala.com” |
优化关键词:
亚非拉,亚非拉网,亚非拉门户网站,亚非拉国际交流协会,拉美投资,非洲展会,拉美展会,东南亚贸易,东南亚旅游,非洲旅游,拉美签证,非洲签证,清真认证,亚非拉,亚非拉网,中阿合作,中非合作,非洲贸易,中东贸易,中东投资,亚非拉协会,国际贸易,中东安全,非洲局势,非洲矿产,中东能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