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米兰世博会KIP国际馆上海新闻发布会  亚非拉国际商会与金融机构合作寻优质地产项目  支持一带一路新丝绸之路建设 亚非拉网1000个VIP企业会员注册资格免费送  李克强会见巴哈马总理克里斯蒂时强调基础设施建设是合作重点  习近平:共同谱写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新篇章   2015年非洲杯阿尔及利亚队前景展望  中外互免签证协议一览表(2015年1月6日更新)  
关于我们 | 协会章程 | 分会合作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注册成为会员,您可以享受如下服务
发布供求商机
发布合作项目
查询采购招标
更多专享服务
首页
| 组织机构 | 协会动态 | 两性事业 | 外事资讯 | 交流活动 | 政策概览 | 产业促进 | 文化交流 | 旅游推介
| 地方频道 | 时政要闻 | 国情资讯 | 展会资讯 | 签证认证 | 合作论坛 | 国学文化 | 服务项目 | 焦点视频
| 财富俱乐部 | 项目推荐 | 采供信息 | 招商引资 | 合作对接 | 人物故事 | 成功典范 | 图片新闻 | 名优推介
| 国际商会 | 生态农业 | 健康养生 | 投资热区 | 有机环保 | 奢侈时尚 | 业界精英 | 公益慈善 | 八方回音
商机
VIP
焦点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交流 ->> 上古中华文明与上古美洲文明的渊源
上古中华文明与上古美洲文明的渊源
来源:亚非拉网    时间:2014/11/13 15:34:00   浏览2673次   文字:【
亚非拉网讯:
郭松年  
  
    美洲的文明約约于一万年前,迄今为止在美洲沒有发现古代猿人的踪迹,一般认为美洲印第安人是从其他大路迁移过去;大约在第四紀冰河晚期(约1万到4万年前),生活在亚洲的人类,为了追捕猎物,通过冰封的白令海峡,多次分批迁移到美洲大陆,之后逐步南移,约在2.1万年前进入墨西哥,约在1万—1.4万年前进入南美洲。
   1925年,美国考古学家纳尔逊( Nelson )在蒙古戈壁发现了一种楔型石器,后来又在阿拉斯加发现了相同的石器。他指出,亚美两洲楔型石器不可能是两洲的人各自独创的。1972年至1974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中国河北省虎头梁 (Hutouliang)发现了多件楔型石器 。这些石器与美洲所发现的石器极其类似。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推测,美洲以楔型石核为代表的细石器文化极可能源自中华华北人种。苏联科学院莫恰诺夫(Yuri Mochanov)博士等,曾在西伯利亚发现了与蒙古戈壁和阿拉斯加出土的石器相同的石器。其中一种石器的年代大约为3万年,另一种大约为2万年,为远古人类从蒙古戈壁经西伯利亚到北美的假说提供了一条有力的证据。
    约在中国商末周初同期的3000年前,在中美洲海岸上,今墨西哥东南及危地马拉附近曾有一个古老的文明突然崛起,该文明一出现即具强烈的政治与宗教势力,有高度的社会体系,独特艺术风格,其影响遍及中美洲及南美。被冠上中美洲母文明的奥尔梅克文明。奥尔梅克文明是美洲大陆的文明始祖,而她的起源和衰亡,却充满着神秘与未知的色彩。对于奥尔梅克文明的突然兴起,史学界看法不一。主要有“传播派 (diffusionists)”与“独创派 (independent inventionists)”两支。
   以美洲研究颇具权威的耶鲁大学库厄 (Michael D. Coe) 教授为首之独创派,认为奥尔梅克文明是印第安人独自发展起来的,目前持此观点之西方学术界仍占主流。
       而传播派之美国学者艾克荷姆 (G.K. Ekholm)、麦葛斯 (B.J.Meggers),法国的圭尼斯 (Joseph de Guignes),和中国的郭沫若、董作宾、贾兰坡等则提出古代美洲文明与古代中华文明之间可能存在渊源关系。1980年代初,中国海洋史学家房仲甫根据在南美洲海底发现的古代石锚和一些中国古籍的记载,提出古代中国人曾多次航海远渡太平洋,到达过美洲大陆。美国哈佛大学考古人类学教授张光直先生则提出另一种观点,叫作“玛雅中国文化连续体”。他认为,人类老祖先通过白令海峡从亚洲进入美洲已有相当发达文化,殷商文明与中美洲的玛雅等文明可看作同祖的后代。 
    而传播派中有一段关于“殷人东渡美洲论”史话是中外学者最关注、争论最多的话题。最早提出“殷人东渡美洲论”设想的是19世纪英国翻译家梅德赫斯特(Walter Henry Medhurst),他指出周武王伐商纣王时可能发生殷人渡海逃亡,途中遇到暴风,漂泊美洲。中国通晓甲骨文的国学大师罗振玉和王国维最早提出殷人东渡美洲的可能性。后来郭沫若也相信殷人东渡美洲。
    近年中国学者王大有、宋宝忠、陈汉平,美国教授许辉等更进一步探讨,并为殷人东渡美洲论提出不少新论据。
    奥尔梅克遗址拉文塔的祭祀中心的地下出土了十六尊翡翠雕像,这些雕像人的面孔酷似中国人,且头颅系人工改型的高长头。这种高长头正是商殷所崇尚的习俗。这十六尊雕像后立着六块玉圭板,圭板上刻有类似商殷甲骨文和金文的字迹。据王大有等人考证,认为这些玉圭板上的字迹刻的是殷人先祖的名号。那么,在祭祀中心出土的这些雕像和玉圭,当是表示祭祖的仪式。此外奥尔梅克文化中美洲虎形象颇为突出,极具宗教特色,也贯穿于奥尔梅克雕像中。委内瑞拉学者安东尼奥·莫雷诺·维亚弗兰卡认为进入美洲奥尔梅克的这批移民,来自上擅长农业灌溉、拥有神权概念、通晓数学天文并具备建筑知识的国度。奥尔梅克文化的这些特点与以制造青铜器为特点的中华殷商文化的影响是有关的。
    有关“殷人东渡美洲论”历史背景,据考证,殷商末年,约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率军渡孟津,帝辛仓惶发奴隶兵七十万迎战于牧野。奴隶兵倒戈,纣王兵败,鹿台自焚。其时,帝辛的精锐部队因征林方而留在东夷,所以,朝歌空虚而被武王所破。商殷灭国之后,留驻东夷的十多万精兵由将军攸候喜统领,却从此杳然无踪,史无所载,成为千古之迷。由于恰在殷商灭国之际,攸候喜率领的殷军失踪之时,在中美洲尤卡坦半岛突然兴起了带有强烈殷商文化色彩的奥尔梅克文明,于是学者们自然联想到:殷人是否成功东迁到美洲?
    与中美洲的奥尔梅克文化约同一时期,在南美洲安地斯山脉崛起的著名的查文文化是秘鲁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它的发端可追溯到公元前1300前后。16世纪在秘鲁北部华利斯地区的莫斯纳河谷,发现了大量查文时期的巨石建筑群。这些石头建筑,为当时印地安土著人祭祀祈福的庙宇。这里发掘出的石器中;造型各异的人头、人像和各种各样的龙头石雕和虎头石雕无一不留下了中华古文明的印记。而“龙”、“虎”原本就是古代中华崇拜的神灵和图腾。欧美一些学者认为,奥尔梅克、查文文化的龙、虎崇拜缘自中毕,可谓一脉相承。
    居住在今中国西南地区的彝、藏、羌族都是历史悠久中华先祖。在商、周交替时期(约公元前1100年至前400年),据传部分彝、藏、羌居民因战乱避难,南下越南,经菲律宾、斐济、波利尼西亚,而到达秘鲁。相信这批藏、羌、彝族东渡美洲对美洲查文文明的产生亦具重大的影响。
    从黄种人,西南地区彝、藏、羌族等相似的衣着、歌舞、习俗,古老的东渡传说,到部份语词的一致性,这些证据说明商周之际西南地区彝、藏、羌族等居民东渡的推测是可以成立的。确实对美洲的查文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中央音乐学院王雪教授曾明确指出,不仅美洲印第安人使用的乐器,如阳埙、排箫、螺号、骨笛与中华古羌人、藏人的乐器功能相同,而且在五声音阶和五音调式上也与中华宫、商、角、征、羽完全相同。
    中国著名民族学家刘尧汉更指出:美洲的印地安人的一支,在远古的时期是从云南一带迁出去的,他发现有万年历史的中华彝族十月太阳历和玛雅及秘鲁印加古文明的十八月历法,有诸多共性;还有虎、鹰等崇拜及与彝族十月太阳历密切相关的八角星图案等等都揭示了玛雅、印加古文明与亚洲中华彝族古文明的渊源。
    综上所述,中华先祖在上古时期分批不断地东渡,因而美洲的古代文明不可能不打上中华古文明的烙印,而其中商代古文明的证据与影响尤为显着。因此可以肯定,美洲古文明的兴起与发展,确实与中华古文明有一定的渊源,由于历史年代太久,史无所载,考证难度很大。近年,美洲的一些考古发现对北美学术界居主导地位的“独创派”观点构成了严肃挑战。大多数美洲学者已经接受美洲印第安人的祖先来自亚洲的理论,已是不争之事实。然进一步禅明古代中华文明和古代美洲文明的渊源,相信还有一段艰辛长远的路程。此课题涉及历史、考古、语言、人类学等多个领域,对了解古代世界史和古代交通史,至关紧要。这项重大工程若能整合中国和美洲的学者协力合作,共同研究。对于联系太平洋两岸的文化,促进与中、拉文化文流,极具重大的意义。
欢迎转载,请注明转自“亚非拉网 china-aala.com”
优化关键词:
亚非拉,亚非拉网,亚非拉门户网站,亚非拉国际交流协会,拉美投资,非洲展会,拉美展会,东南亚贸易,东南亚旅游,非洲旅游,拉美签证,非洲签证,清真认证,亚非拉,亚非拉网,中阿合作,中非合作,非洲贸易,中东贸易,中东投资,亚非拉协会,国际贸易,中东安全,非洲局势,非洲矿产,中东能源
   热点关注  
亚非拉网影响力凸显 打造品牌民间外交网络
只要3.5万 亚非拉就带你上米兰逛世博
协会秘书长受聘担任京城著名电商聚成E世界战略
协会和迪拜国际投资年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合作
李克强会见厄瓜多尔总统科雷亚:支持厄方制定国
普京特批:中石油参股俄罗斯万科油田
李克强同墨西哥总统培尼亚交涉高铁合作风波
协会领导应邀出席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 联手打
俄罗斯希与我开展合作的项目清单
亚非拉协会与奥地利联邦商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胡润:中国富豪正在转型
协会领导会见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
协会率团访问湖南 省长杜家毫、副省长何报翔会
中国重尊儒学,不会罢黜百家
   焦点排行榜  
1
 会长:韩升洙
2
 香道释义
3
 中国领导人的拉美情谊
4
 聘任朱子太极第三十代传人王立峰为协会国学
5
 巴林龙城盛大招商 财富热线:13681
6
 谢赫哈姆丹·马克图姆
7
 欢迎参加3月30日迪拜国际投资年会报名热
8
 副会长:张小康
9
 包润石
10
 崔茂森
关于我们    |   协会章程    |   分会合作    |   入会申请    |   招聘人才    |   法律声明    |   付款办法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加盟    |   法律顾问    |   返回首页
亚非拉国际交流协会 亚非拉网 www.china-aala.com  COPYRIGHT © 2001 - 2020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22377号  
电话(Tel):008610-56180906   5618897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通惠河畔园区惠河南街1089-18 
E-mail:aala001@163.com   aala001@126.com  微信公众号:aala8888  微信:aala666  QQ:985556789
               
   欢迎第9196008位访客   

京ICP备2023010479号
  
优化关键词:亚非拉,亚非拉网,亚非拉门户网站,亚非拉国际交流协会,拉美投资,非洲展会,拉美展会,东南亚贸易,东南亚旅游,非洲旅游,拉美签证,非洲签证,清真认证,亚非拉,亚非拉网,中阿合作,中非合作,非洲贸易,中东贸易,中东投资,亚非拉协会,国际贸易,中东安全,非洲局势,非洲矿产,中东能源